喜讯│我院黄林冲教授科研团队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

发布人:王宇

       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我院常务副院长、黄林冲教授科研团队的核心专利“一种深部岩体分区裂化监测装置和方法(ZL202010418096.9)”(专利发明人:黄林冲、马建军、梁禹、赖正首、陈海南、党文刚)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该项目为中山大学自参评中国专利奖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实现了我校多年来在该奖项金银奖级别上零的突破。

       本项目紧扣国家交通强国、能源强国战略,围绕地下空间安全防灾建设重大需求,针对复杂环境下地下工程围岩分区裂化这一隐蔽性最强、复杂性最高、危害最大的技术挑战,开发了一种深部岩体分区裂化监测装置和方法,在多角度多方位监测岩体分区破裂带、预测变形峰值与多层裂化关系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实现对岩体破坏模式、破坏位置精准识别,突破隧道工程结构性能评价和安全控制“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创新示范工程20余项,获央视官媒报道。经济效益方面,新增销售额超13.5亿元,新增利润约2.4亿元。

专利原理示意图

专利技术实现示意图

       中国专利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是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专利技术项目。本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金奖项目30项,银奖项目60项,优秀奖项目607项。中山大学作为第一专利权人荣获银奖1项、优秀奖2项,实现银奖突破,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并列全国高校第二。

成果应用于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