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六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5月8日,我院第六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珠海校区海琴一号举办。本次竞赛吸引了7支队伍共15名本科生和6名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中学生参赛。我院马会环教授、黄维副教授、陈文创副教授、梁俊杰老师以及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两位老师受邀担任评委。
本次竞赛基本沿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题目,以江南乌蓬船为基本单元,要求参赛队伍针对静水压力、竖向荷载及船体在波浪扰动和大荷载情况下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抗撞击性能分析、结构设计、模型制作及加载试验。参赛队伍需针对给定的船体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构方案。
竞赛分准备阶段和正式比赛阶段。准备阶段中,各团队递交模型和计算说明书,并对模型按要求进行尺寸校验和称重,评委老师们对船体的外观和结构形式进行评分。


▲评委老师对各队伍模型评分
黄维副教授代表评委致辞,他指出,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的魅力就在于每一次参加都会有新的体会,可以在解决赛题的过程中收获新知,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团队凝聚力、锻炼动手能力和活跃思维。他预祝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我院结构设计兴趣小组演示完整加载过程后,比赛正式开始。每个团队需进行一分钟模型介绍,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三级加载任务。评委们根据不同级别加载任务下模型在水中的稳定性能及变形情况进行评分。

▲参赛队伍介绍模型
在紧张的加载过程中,参赛者们小心翼翼地放置砝码荷载和坛状荷载,一丝不苟地关注着船体在水中的晃动情况。每成功完成一级加载,参赛者们感受喜悦的同时也思考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暂时没有通过加载的参赛队伍,没有气馁,而是第一时间找到问题,讨论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加载环节
加载环节后,评委们对各参赛团队的模型进行点评,指出各自优势和不足之处,加深了同学们对结构模型设计和制作的理解。马会环教授指出,本次结构设计竞赛涉及水静力、水动力和结构承压等多方面知识,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真实环境去模拟、去完善。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结合相关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和设计能力。黄维副教授强调理论学习、设计验证都相当重要,对理论知识有了足够的理解,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会有更大的突破,希望同学们能不断学习和思考,提升自我。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们也表示本次结构设计竞赛给了附中学生们一次充分的实践机会,希望后续能够和我院加强合作,让中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实践知识,更好地成长。
经过激烈角逐,董青基、王琳媛、李政谦同学组成的团队夺得一等奖,李俊林、王奇、徐小栋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二等奖,蒋超翔、胡文瀚、郭嘉强组成的团队与吴尚昆带领的附中一队获得三等奖,贾思淼、黄嘉敏带领的2个团队和谈晓泽带领的附中二队均获得优胜奖。

▲获一等奖的队伍

▲获二等奖的队伍

▲获三等奖的队伍

▲获优胜奖的队伍
本次竞赛不仅使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也充分彰显了学科竞赛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同时,继续加强与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交流合作,激发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合影